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理论与实践

拓宽乡村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

  柯兰

  低碳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应该强调发展低碳农业,强调农业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调发展,让全体农民既享受共同富裕的物质生活,又享受生态田园的低碳生活。要把实现“双碳”目标主动纳入乡村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走出一条具有衢州特色的乡村低碳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要深刻认识实现“双碳”目标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乡村,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消费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农业农村的碳排放量有逐年加大、加速增长的态势,碳排放问题将成为推进乡村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一个现实而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乡村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中,既要重视传统农业碳排放问题的治理,更要重视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智能化等现代农业所带来的二氧化碳不确定性排放问题的治理;既要重视农药、化肥、地膜广泛无节制地使用所带来的隐性排放问题的治理,更要重视城市低端产业向农村转移、生活换代消费品向农村下沉所带来的新的碳排放问题的治理。要将实现“双碳”目标纳入乡村共同富裕的总体要求,不断提升各级政府和全体村民生产生活的“低碳化”意识。

  要用实现“双碳”目标来推动乡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涉及“三农”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体系,是一场推动乡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兼顾当前经济利益与长远发展利益,担当人类道义思想,践行生态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保障生态建设观念,全方位实施美丽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变革;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要实现“双碳”目标,还要从根本上重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通过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 形成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全方位实施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变革;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要实现“双碳”目标,还要从根本上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全方位引领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变革。

  要把实现“双碳”目标纳入乡村共同富裕的整体布局。高质量发展建设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要制定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计划,从总体上设定单位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控制目标,强化对森林、湿地、水流的保护力度,严格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执行,加强对不确定性排放问题的监控,控制乡村总体排放水平;要从建设乡村共同富裕的具体环节上加强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指导,抓好排放标准的研制和推广,提高产业转移环评标准等;要在管理环节上加快创新农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积极探索农业碳交易市场;要用好财政手段,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农业农村保全生物多样性、推广低能耗农业技术、做好雨水收集及水资源管理、强化农业农村废弃物的管理等;要健全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政策协同,统筹补偿资金,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

  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地方治理模式。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有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协同发力,形成衢州特色的实现“双碳”目标的地方治理模式。要根据高质量发展建设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需要,围绕“双碳”目标,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基层治理新机制,充分运用数字化治理手段,搭建乡村“双碳”智治平台,推进乡村碳账户体系建设,实现从基层政府到村民组织和全体村民的全覆盖;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积极性,形成由乡村产业组织、乡村环保组织、乡村公益组织等积极参与的共治、共建、共享的低碳发展新局面;要把控制“碳排放”作为核心,把降低“能源消耗”作为重点,把“汇碳”“固碳”作为关键,继续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积极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形成点面结合的减碳降碳工作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衢州模式,全力打造绿色健康文明的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区。

  (作者单位系衢州市咨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