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4版:要闻

履职出彩结硕果 奋楫扬帆启新篇

  上接第一版

  强党建、树品牌、比业绩,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市政协把加强党的建设视作政协工作的生命线,推动制度重塑、机制创新、品牌打造,让组织体系这座大厦高高立起来,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积极构筑市政协“同心向党·商衢先锋”、市政协机关“双建争先·商衢先锋”和6个县(市、区)政协党建统领“1+1+6”品牌矩阵,着力打造“1234567”党建工作谱系。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构建起市政协党组、市政协机关党组、县(市、区)政协党组联动共抓的工作格局。健全夯实“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机关党支部+党员委员临时履职党支部”四级组织体系,以年度45项党建工作任务清单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

  扬政协之长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是政协工作的重心,服务大局决定政协工作的格局。

  一年来,市政协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市之要事”、情牵“民之关切”,切实以高质量履职服务改革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政协印记。

  “推动化工新材料‘五链’深度融合,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按照‘一链一基金’模式,设立产业链主型基金。”……去年10月,市政协八届八次常委会会议召开,围绕“以新材料产业链为例全方位推进‘五链’融合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议题开展专题议政协商。委员们从“强链补链延链建链”四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203条,协商成果转化形成8项工作清单、3项改革清单、29个项目清单和一批重点招商项目清单,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汇聚智慧力量。

  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一条条真知灼见背后,是一次次深入调研,是推动发展的智慧结晶。

  助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举措更加有为。聚焦制约我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组织开展重点课题调研,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形成《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调整》等28个选题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议政协商,提出意见建议216条,助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更加有效。围绕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建立“企盼商衢汇”特色履职平台,与党政领导、涉企部门、企业代表面对面协商,倾听意见诉求,共同破解难题,形成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年市县两级政协共开展各类政企协商活动81场次,参与委员800余人次、企业300余家,提出建议1100多条。

  关注“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履职更加投入。“打造百亿茶产业发展”“推进山海协作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一年来,市政协聚焦“共同富裕”议题,共举行各类协商会28次,开展重点课题调研27项、委员视察考察33次,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市政协协商成果作出批示53件次,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6件次。

  协商监督、落地见效。市政协聚焦“迎亚运盛会助力全省三大提升行动”“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情况”“营商环境提升”,全年共计提出意见建议473条,发现问题942个,实地监督整改763个,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提政协之能

  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和重大责任。

  一年来,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弘扬主旋律、画好同心圆、提振精气神,切实扛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市政协连续召开市级各民主党派、各专门委员会、县(市、区)政协、乡镇(街道)民生议事堂负责人、界别活动组召集人等5场专题座谈会,其中,市级各民主党派、界别活动组召集人座谈会为首次召开。通过广泛听取意见与建议,深化合作共事机制、优化服务保障机制,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

  加强政治引领,搭建聚识平台。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推动29家委员会客厅和委员工作室规范运行,全年共开展主题活动154场次、参与4781人次,有效发挥政协“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作用;开展委员基层宣讲36次,推动广大委员成为思想政治引领者、党的政策宣传员、界别群众贴心人,广泛汇聚团结奋进正能量。

  坚持广聚共识,画好同心圆。坚持政治上关心、思想上交心、感情上知心,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优先安排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参与政协重要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活动等,不断扩大“同心圆”、增强“向心力”,把更多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全年共收到各党派团体提交的提案48件、大会发言76篇、社情民意信息734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成为全市政治协商工作的重要力量。

  强化政协话语,传递政协声音。政协信息宣传扩量提质,“报刊网端微屏”协同发力,全年共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同心苑》《联谊报》等央媒省媒政协主流媒体刊发报道446篇。全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35篇,被全国和省政协采用率实现新突破,彰显人民政协“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

  强政协之基

  推进政协事业创新发展

  委员强,则政协强。

  “从百姓的信赖眼神里,我看到了政协委员最美的样子。”“念好‘真、能、干’是我的履职秘诀。”……去年底,市政协举行“履职作表率 争当排头兵”青年政协委员履职风采大赛决赛,17名选手站上舞台,生动展现新时代青年委员的新形象、新作为、新担当。

  一年来,市政协持之以恒抓自身建设,以“树立一流标准、锤炼一流作风、干出一流业绩”为目标,不断提升委员履职能力水平,推动政协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推进“两支队伍”活力重塑。市政协坚持优化服务与严格管理并重,不断完善委员履职量化考评办法,举办两期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以“勇于赛比拼、争当排头兵”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五型机关”建设,开展“调查研究我在行、凝心聚力我能行”政协机关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活动,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积极探索创新履职方式。以乡镇(街道)民生议事堂为平台下沉市县政协委员力量,建立完善乡镇(街道)配备政协履职小组长工作机制,为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解决了“桥”和“路”问题;创新设立委员“云”履职中心,打破时间、地域、载体等方面限制,以履职永不断线、委员时刻在线方式,有效提升履职效率。

  发挥市县政协联动作用。加强对县(市、区)政协的联系指导,坚持重要部署一起贯彻、重要履职一起开展、重要品牌一起打造;召开全市政协主席暑期读书会、县(市、区)政协工作座谈会,开展政协工作创新案例评比,总结表彰市县政协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营造全市政协系统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人民政协处于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市政协主席方健忠说,政协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加重视打好高质量协商议政的“硬底本”,打开创新突破的“大格局”,努力使政协工作“显”出忠诚、“专”出质量、“干”出精彩。

  勇担新使命,奋楫再出发。

  新的一年,市政协将在中共衢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共进,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事业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