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4版:人文周刊|地理

http://weibo.com/qzrbrwzk

人文微博

点评

  点评

  点评

  留住时代的“繁花”记忆

  最近,电视剧《繁花》热播,很多观众开始回忆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黄河路、进贤路。衢州也有属于自己的“繁花记忆”。近日,衢州市城市展览馆新馆向公众开放,1.3万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将这座城市的南湖时代、跨江时代、拥江时代一一复刻,尤其是记录了1985年到2000年衢州时代记忆的南湖时代厅,更是引发了80后、90后衢州人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城市和人一样,有去处,必定有来处。城市的发展史,也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的奋斗史。对于衢州人来说,过去的城市记忆,不仅代表着情怀,也是对未来的映射。可以预见,衢州城市展览馆新馆会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但是,仅仅成为“网红景点”,提供一波复古流量显然是不够的。期待在此基础上,衢州城市展览馆新馆能针对不同展厅进行深度开发,加强展馆与游客、普通市民的互动,也可以举办一些快闪、市集等活动,让“繁花记忆”常在。

  为什么年轻人

  不贴年画了

  近日,中国木版年画精品展在江山市博物馆展出。由江山市博物馆与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合作,引进来自河北武强、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等7个年画产地共57件优秀木版年画作品,让市民连声称赞。

  热闹的同时,也有人表示感叹:现在似乎在生活中很少看到年画了。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木版年画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几何时,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贴着年画,人们用年画来表达喜庆和对生活的祝福。如今,只有在博物馆,才能集中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年画作品。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喜欢张贴年画了呢?一些年轻人给出的理由“简单粗暴”:有的说,题材和画风一成不变,与自己的时代割裂,没兴趣;有的说,年画尺寸材质选择太少,那么大一张贴墙上,来年想换一张都不方便。

  纵观年画的发展历史,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随着时代而进步的。可到了现代,年画的创新越来越少。有年轻人提问:年画的人物形象、动物花鸟能突破一下传统画法吗?能不能引入流行的动漫形象、动物明星甚至表情包?能不能把“五谷丰登”换成“加油打工人”?比起走上艺术的高台,真正下沉到人民群众中去,也许才是年画这一艺术形态能得以延长寿命的出路。

  哈尔滨为什么火了?

  2024年的第一个网红城市非哈尔滨莫属。

  据统计,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两个数字双双达到历史峰值。元旦假期过后,哈尔滨的旅游热度不降反增,相关话题讨论量居高不下。在即将到来的寒假和春节假期里,哈尔滨有望继续突破自己。

  哈尔滨为什么火了?复盘2023年,旅游热点城市都与新媒体营销有关,例如淄博烧烤、贵州村超,这反映当前消费者出游的动力来源之一是新奇或打动人心的网络热点。

  哈尔滨本身就是一个旅游城市,有冰雪要素和历史文化积淀,但往年并没有在网络上掀起这样大的声量。今年的火爆出圈,与新媒体营销、短视频直播有直接关联。

  网络热度能否持续,一方面需要看城市本身的旅游资源、文化内容,另一方面也要看服务水准能否保持。在抢占消费者注意力之后,需要持续创造新的文旅内容,盘活原本的资源,积极与消费者互动,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带着消费者一起体验本地特色。对于希望赶上“网红时代”的衢州文旅来说,哈尔滨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例题。

  发布记者 尹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