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音乐剧《南孔》编剧刘春、李竟榕:
敲坏键盘写出的好剧,你不想去看看吗?
通讯员 张君怡 应沛 记者 徐聪琳
链接
“《南孔》题材宏大,我们的剧本主要回顾了‘大宗南渡’和‘孔洙让爵’两段重要历史,展现儒家文化在衢州的繁衍生息。”在音乐剧《南孔》主创见面会上,编剧李竟榕开玩笑说:“把键盘都敲坏了!”
如果说音乐是《南孔》的灵魂,那剧本就是其骨骼。《南孔》剧本创作经历十次采风,八次易稿,编剧刘春和李竟榕希望将南孔文化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中,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南孔精神。
●《南孔》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答:很多人都知道周礼,可能知道程朱理学,也听说过阳明心学,但对“南孔”却知之甚少。这部戏最大的看点就是“南孔”,两个字看似简单,却是一个众多历史事件组成的文化符号,是一场精神文脉迁移的苦旅,是一首家族和国家休戚与共的绵延史诗,也是当代一座城市、一个群体的精神象征。
所以,我们写“南孔”,不是只写历史上那场“南渡”、那次“让爵”,而是写“南孔”与这片江南水乡和江湖百姓的深厚关系。在音乐剧舞台上,我们尝试向观众呈现一个相对陌生却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因为这种文化所蕴含的“礼”,早已经浸入我们血脉相承的精神之中。这很具有挑战性,也具有新奇感。
●从编剧角度而言,音乐剧《南孔》最大的创新是什么?
答:其实对于音乐剧体裁来说,《南孔》最大的创新可能是“新国风”的表达方式。因此,在歌词和台词的处理上,我们都尝试着贴近“国风”感,这是一次从编剧、作词层面的创新,也希望开拓一条古代题材、古典意蕴的创作新思路。
●在打造音乐剧《南孔》的过程中,编剧如何与主创团队的其他部门进行磨合?
答:编剧所承担的工作不仅仅是提炼一个精神内核、讲述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字给各部门搭建想象的空间。
我们希望文字能够成为各部门“再创造”的起点,而非终点,并在各部门的创作过程中有交流,实现协同工作。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尝试用剧场观众能接受的方式,对一个历史故事、文化现象进行解读。
●在创作中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答:之前有考虑过,用什么样的宣传语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就“皮一下”写了两句:
十次采风,那出行累积的公里数我能升到白金卡!
八易其稿,把键盘敲坏的音乐剧你真不想看看吗?
这部戏的剧本推翻大改过好几稿,采风也进行了很多次,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南孔”呈现给观众。
●希望这部剧传递给观众什么?
答: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南孔”这两个字。有人曾守护我们的文化明灯,穿越风雨不断前行,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刘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有《舞蹈新视觉》《幻象之舞》《新的一天会降临》等。
李竟榕,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长期耕耘于剧场演出、实景演艺、影视剧剧本创意开发、实验舞蹈影像等领域。
音乐剧《南孔》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