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披上白大褂就不再只属于自己”
——江山市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病毒二三事
通讯员 周耕 毛毓凡
上月25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称,日新增报告新冠病毒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预计感染高峰提前到达。众多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承受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压力。
连日来,江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每天接诊患者的数量比以前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由于近期很多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人员减少,在岗的医护人员面临巨大的接诊压力。连轴转工作一个星期,已经成为大部分医护人员的常态。
“从上月15日、16日开始,发热患者的数量每天翻倍增加,由开始的每天接诊40多名患者激增至每天接诊700多名。即便在凌晨2点,还能看到发热门诊内患者排着长长的队伍。”江山市人民医院321病区护士长杨瑛说,医护人员一个接一个阳了,目前在岗的医护人员几乎都是带病上岗的。患者数量激增、医护力量严重减员,导致他们的工作量急剧增加。
在江山市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医生和护士都处于临战状态,走路总是一路小跑,甚至顾不上吃饭、上厕所。有的医护人员从早上到岗,到晚上六七点都没离开过岗位,满脑子想着的就是自己动作快一点,让患者少等待一点时间,让接班的同事少接诊一个患者。他们有的沙哑着嗓子,但还是耐心地回答患者的问题;有的口袋里备着止痛药,实在坚持不了吃一片药丸又接着上;有的全家都“倒”了,但也克服困难来上班……
“这个时候,大家都一样辛苦。发热门诊更是特殊的战场。我每天都跟自己说:必须在前面顶住,不能退!”杨瑛说,每一名同事都很给力,不少人主动加班、顶班,身体不适的只要病情一好转就马上回到岗位……
“从医近30年,我从未经历过这样严峻的时刻!”江山市妇保院儿科护士长梅志英说,现在住院部的床位全部爆满,医护人员都是竭尽全力在坚持,许多医护人员发烧39℃甚至40℃了,吃片退烧药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说起连日来的艰辛奋战,梅志英的眼睛一下子变得通红,不只因为自己近乎累垮的身体,更心疼科室的其他医护人员。“我们披上白大褂就不再只属于自己。每个医护人员都有家庭,都有生了病需要照顾的孩子、父母,但所有人都无一例外地选择将亲人交给别人来照顾,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坚持来上班。”梅志英说,有一天轮到夜班值守,所有医护人员都病倒了,一名年轻的护士拖着发烧39℃的身体跟她说:“护士长,我吃颗退烧药就来,我能坚持住的!”
“我来了!”听说接班的同事病倒了,妇产科医生胡晓彦又拖着发着高烧的身躯,回到了值夜班的岗位上。作为一名医生,胡晓彦清楚:医院里的工作不能停摆,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患者在第一时间能得到医疗救治;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胡晓彦则感到愧疚:孩子今年上高三,马上要迎来首考,现在也发着烧,而在这关键时刻,自己却不能陪在他身边,只能叮嘱孩子多注意休息。
江山市中医院ICU主任李志勇发着烧,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比起普通病区,ICU病房的工作压力更大,这里的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进来就要抢救的,都是非常危急的病人,所以我们这个科室根本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昨天一晚上抢救了8个病人,我们现在已经有36个小时没有休息了。”李志勇说,许多人都咬着牙在坚持,没感染的医护人员大多已连着值了好几个大夜班;症状缓解了的,就第一时间返岗战斗。
当值班人手不够时,护士周丽丽主动报名参加顶岗——之前的援疆抗疫,她也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如今刚回到单位,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段时间真的特别忙。”周丽丽接受采访时,眼睛还盯着电脑里的病历。持续的工作让她的腰疼更加严重,但她只是贴上膏药,继续坚持着。
怀着8个月身孕的护士毛琳薇,挺着大肚子在ICU内忙碌着。她说:“特殊时期,同事之间更要互帮互助。尽管工作强度大,但熬一熬就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