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盟”出招巧解小区治理难题
本报讯 (报道组 葛锦熙 通讯员 吴薇 王红英) 近日,一支十几人组成的工程队正在柯城区衢化街道花径一村小区内进行路面修补工作。“这是年前移走老旧变压器后留下的路面破损,年后一上班我们就开始协调解决这个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相告,现在通过红盟联席会议,类似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花径一村下辖十个相对分散的小区,大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基础设施陈旧,缺少统一的物业管理。去年4月,花径一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架构,整合资源,建立了一套“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推行“135工作机制”。“1”即固定每个月一次的红盟联席会,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商谈;“3”即通过社区的红色志愿联队、党员先锋队、部门“红手印”志愿队三支工作队伍提供服务;“5”即每月走访一遍特殊群体、进行一次政策宣讲,征求一次居民意见,梳理一次民生问题,集中解决一批急难问题。
位于衢化南一道上的一台变压器设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辖区“三供一业”改造、南一道拓宽等工程完工后,该变压器就彻底完成了历史使命。废弃变压器一直挡在路中间,不仅有碍观瞻,还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每次开车经过,都担心会撞上去,特别是对面方向有来车时,更不知道该怎么避让。”花径一村居民楼桂香说,这个横在路中间的变压器是大家的一个心病,找了几个部门后,都没能得到解决。上月中旬,社区红色物业联盟代表、柯山供电所以及巨化供电所联合召开了变压器拆除工作协调会。当天就确定了拆除方案,第二天就拆除了。
“群众提出问题,红盟联席会就有行动,件件抓落实,居民评价很高。”花径一村书记向专表示,红盟联席会作为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主平台、主抓手,也真正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