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重赋 力量重组 机制重构 平台重整
常山系统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本报讯 (报道组 刘青 记者 蓝晨 通讯员 余小琴 林露露) 近日,常山县社会治理中心接到群众上报的线索,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生产线未批先建并已投入生产。中心指挥大厅立刻组织市生态环境常山分局、县资规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部门,共同赶赴现场开展联合执法。当天,市生态环境常山分局责令该公司改正违法行为,最终涉事公司及主管负责人被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
以前由于环保违法行为信息来源单一,行政执法涉及综合行政执法、资规、环保等单位,往往难以对这类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精准打击。“现在信息统一归集到社会治理中心,力量集中调派,案件联合办理,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常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过去,常山县与各地一样,存在案源区域不平衡、多头执法、协同联动不顺畅等问题。2020年,常山县紧抓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契机,通过事项重赋、力量重组、机制重构、平台重整,在全省率先把行政执法融入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成立衢州市首个行政执法办案管理服务中心,整合司法、群团、社会等多方力量,融办案、管理、监督等多项业务功能于一体,搭建了“一站式、一体化”的行政执法集成应用平台,实现“案件集中办理、执法全程监督、服务一站到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荣获2021年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
通过事项重赋,常山县从全县14个部门中梳理出县域1605个执法事项,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破解了职责边界不清晰、县乡权责不对等、协同联动不顺畅、多头执法不便民等问题。
通过力量重组,将14个部门的行政执法队伍打通重组,形成综合执法+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卫生健康“1+5”的行政执法格局。同时推行“1+X”模式,将全县14个镇街分为七个片区,组建7支镇街执法队,力量下沉,赋予18个领域共413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行使权,实现协同高效。
“资源力量统起来,管辖边界厘清楚,监管才能更高效、更有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以来,我们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754件,信访投诉群众满意度高达99.36%,比去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行政执法平均办案时长缩短了10天。”常山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常山将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总抓手,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奋力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