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4版:市场

常用学辅用品依然是热点

开学经济如期而“热”

  记者 方俊 文/摄 通讯员 张杏灵

  近期,各大中小学、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开学经济也如期而“热”。记者走访发现,一批传统学习用品,依然是市场热卖点,听建议、查攻略再列清单,成了年轻家长的开学谋略。

  常用学辅用品是主需求

  书包、文具袋、马克笔、尺子套装……连日来,记者在市区多所小学附近的文具店看到,各式学习用品摆放在显眼位置,时不时有家长和学生入内挑选。不止一家文具店老板表示,最近生意蛮好,橡皮、练习册、便利贴、书皮这些传统学习用品不愁销量,索引贴、默写本等新晋网红同样热卖。

  为迎接开学,各大文具店做足准备, 江山市区解放路一家小商品超市经理钟哲华说,他们年前就把货源备好了。记者同时留意到,不少文具店推出“充值”“满就送”等促销活动,以此吸引人气。

  书店也迎来一波购书潮,2月14日,在新华书店(智慧新城书城店),不少家长正利用午休时间,来给孩子购买教材、书籍。“这几天人都多的。”书店工作人员表示。

  有意思的是,很多家长将打印机列入开学清单。在市区开打印店的孙先生说,整个正月,自己至少接到四五位亲友的电话或者微信,咨询家用打印机款式,“有个亲戚跟我通完电话,马上就到网上下单了,十分干脆利落。”对此,市民林女士表示理解,“现在学校时不时要下发需要打印的作业或者任务,家里若能备台打印机,确实要方便许多。”

  国补政策为电子产品添把热

  这几年销量一直不错的电子产品,在开学季延续旺销势头。江山市某电子数码产品专卖店店长王慧告诉记者,自正月初四开门恢复营业以来,到店咨询和购买手机、平板电脑的家长和学生的数量就在不断增加,很多孩子拿着过年的压岁钱前来购买。对此,王慧认为,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消费支持力度,将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列入“国补”范畴,在很大程度上为电子产品热销添了把火。

  与此同时,学习机、电子词典也成为热门学习用品。上周末,在普农家电广场(衢州市区三衢路店),陆续有家长带小孩前来选购学习机。“英语打卡、检查作业都需要用到APP软件,手机屏幕太小,而且功能也欠缺,买台学习机更有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曹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学习机价位普遍在2000元至7000元之间,但不少家长很舍得投资,购买高价位品牌和款式的人群比比皆是。在天猫平台,一款价值7500元的护眼类学习机,已经有1万多人次下单。

  家长更关注实用性和性价比

  尽管开学经济的热销盛况年年都要上演,但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学生家长们更偏向于理性消费,对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更为关注。

  向过来人讨教建议后再采购,这是一批年轻家长的开学谋略,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吴女士是其中一位。上学期期末,吴女士的孩子拿到了钢笔通行证,意味着下学期在学校可以使用钢笔。开学前夕,吴女士查了攻略,又向其他人讨教,列下了采购清单,“钢笔、水笔要多备几根,但修正带不买,因为老师不建议使用。小学三年级作业量增多,我还买了记号笔、预习用的便利贴,什么时候要用随时就能拿出来,不用临时再买。”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 价格差异也影响着购买力。在永辉超市(智慧新城吾悦店)中性笔货架,1元至3元价位的中性笔,销量普遍不错,有几个笔筒,已经基本卖空,但5元以上的款式,问津者明显减少,部分几乎是一支未出。“1元和5元的差别无非是后者做得更好看,但性能是一样的,我们还是省点钱好。”记者采访间隙,一位爸爸挑走了两支1.9元的中性笔。

  “一方面,家长普遍不太喜欢给孩子买过于花里胡哨的学习用品;另一方面,价格因素也是家长们考虑的重要一环。”做了多年文具批发生意的盛先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