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产业工人 开启“新市民”生活
本报讯 (报道组 郑晨 周奉吉 通讯员 胡晶晶) 机器轰鸣,生产繁忙。2月16日,浙江金沃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四川籍员工杨再亮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化设备。得益于柯城区多项政策的实施,这位在柯城工作6年多的“新市民”不仅实现了买车梦,还成长为班组长,月收入从最初的5000多元提升到8000多元。
“柯城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和公司经常组织培训,让我们掌握先进技术,工作更有干劲。”杨再亮说,“我现在正在挑选合适的房源,以后肯定会更努力工作。”
近年来,柯城区为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外来产业工人市民化”,强化“引育+培训+就业、聚人+留人+带人、惠民+暖心+乐业”三大举措,引进新员工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技能人才“增技增收”,打造人才产业学院“产学一体”,吸引人才集聚,加强政策留人,鼓励以老带新,打造产业工人公寓,提升就业创业服务综合体“暖心服务”,优化购房体系保障“安居乐业”,持续推动“一线员工”变身“新产业人才”、“大流量”变身“新留量”、“准市民”变身“新市民”。
来自云南的陈检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2024年初,他来到柯城,入职浙江多力塑胶有限公司,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技术骨干,月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感谢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让我提升了技能,也改善了生活。”陈检说。
2024年,柯城区已发放产业工人租房补贴近400人次、共16万余元,各就业创业综合体累计服务企业200多家,服务产业工人1400多人。柯城区人社局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企业用工引才的结构需求和来柯城务工就业人员的现实需求,加快服务联动、资源整合,开发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构建多层次、多部门联动的“新产业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让更多产业工人舒心工作、安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