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窑火与仙霞古道相辉映
——走进三卿口
祝龙光 文/摄
一
提起三卿口,人们很自然想起三卿口碗厂,想起曾燃烧千百年的窑火,想起渊源深厚的瓷文化。追溯历史,三卿口陶瓷业的兴起,源于唐代,窑里、窑垄两个自然村都与瓷业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三卿口明代的青花窑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出土有碗、盆、盏、碟,质地粗糙、胎底白、青花色较沉、泛褐色,纹饰主要是花草纹。该遗迹为市文保单位。
仙霞古道的开辟,促进了交流与发展。清乾隆十一年(1746),有一对名叫黄正中、黄大远的叔侄,自福建连城抵达三卿口附近,看到这一带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便住了下来,建窑制碗,生产一种大底小粗碗,碗底内外不上釉,仅在碗壁上釉,产品分青花和灰白釉碗两种,这地方就是后来的碗厂,即三卿口制瓷作坊的所在地。
碗厂坐落在狭长峡谷中,一条源于子里安的小溪顺流直下。生活在小溪旁的黄氏家族,秉承祖先手艺上“传子传媳不传女”的规矩,代代相传,窑火不熄。
三卿口制瓷作坊保留了古代传统生产方式与技术,为浙西清代遗存的唯一一个传统制瓷作坊。其布局与设备,与龙泉已发掘的大白岸宋、元时期古窑址基本接近。作坊的工艺分取泥粉碎、淘洗拉坯、画花上釉、叠窑煅烧等。这众多工艺中,最古老的是“碾泥”。缘溪而建的9座小水碓,每座设4个石臼,水自流、碓自舂,昼夜不息。如今,这些遗存犹在,仿佛默默诉说着当地从农耕文明迈入工业文明的历程。当然,遗存中最壮观的还是龙窑,俨然一条卧龙循山势斜卧,长约35米,分成27仓,一次可装碗坯3万只,碗与碗重叠高度可至窑顶,火苗直接烧燎碗身而不粘连。
随着社会的发展,三卿口制瓷业也不断进步。民国时期,有32户52人从事瓷器生产,年产粗碗50万只。1949年后,一度改为地方国营江山瓷器厂,以后又先后改为三卿口瓷器生产合作社、三卿口瓷器厂,主管部门也多次变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企业拥有职工162人,增添了机械设备,减轻了劳动强度,研发了茶杯等新产品。1980年,试制成功双喜瓶、冬瓜瓶、花瓶、油瓶等7个新品种,并增加老寿星、牡丹、松鹤、哪吒闹海等9种图案。以后,又通过工艺革新,提高了质量与效率,开始向省外输送了200余万件产品。1989年,三卿口曾兴办了仙霞陶瓷厂,烧制出青瓷荷花碗、青瓷金鱼碗、花边碗和青瓷汤碗。1997年,制瓷作坊停产。
三卿口制瓷作坊是中国陶瓷史上的“活化石”。它以其设施和工艺的原始性、传统性,为研究制瓷业提供了实例。上海博物馆古陶瓷展厅,专辟百余平方米场地,将整个古瓷作坊按比例缩小制成模型展出,以供国内外学者、专家及游客研究、观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并拍摄了纪录片《龙窑》。2006年5月,三卿口制瓷作坊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世纪以来,江山市多次拨专款予以修缮,使这个集陶瓷考古、制瓷工艺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胜地重现光彩。千年窑村,屹立于悠悠古道之畔,相互辉映,永远是仙霞儿女心中的骄傲!
二
江山西南部的三卿口乃仙霞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它一头连着峡口集镇,一头与窑岭古道相衔接。从峡口泽岗山出发,原先有一条鹅卵石铺筑的道路,那就是历经沧桑、遐迩闻名的仙霞古道。跨溪流、越古桥,沿古道前行,直达三卿口,极目远眺,仙霞雄关仿佛屹立眼前。
三卿口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人民长期居住在仙霞古道两侧,生生不息。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成果。境内星罗棋布的古民居和公共古建筑,每一处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心血,无不闪耀着璀璨夺目的文化之光。这些古建筑遗存,首推具有“追祖睦族”等功能的宗祠。王氏、黄氏、汤氏等宗祠,不仅成了一个宗族的荣耀,而且寄托着人们悠悠乡愁。
据三卿口《王氏宗谱》载,元朝有个叫王国宝的先贤从兰溪县双牌村游猎到此定居。因其祖先王祐手植三槐,云子孙必为三公,为怀念祖宗故名此地为“三卿口”。一代代王氏后人,在此繁衍生息。明代,三卿口建成大厅。据《峡口镇志》载,这座大厅称下大厅,坐北朝南,门厅三开间,明间抬梁式,被专家称为“江山最古老的一座厅屋”。抗战时,肇和中学从上海迁往三卿口,这里曾作学生宿舍,遗憾的是此厅现已无存。
三卿口有两座王氏宗祠缘溪而建。大宗祠在遭侵华日军炮击后变为废墟。现存的小宗祠,系清代建筑,坐北朝南,正大门呈八字形,上方设双重檐砖雕牙子叠涩出挑门楼,设滴水瓦当,下方“王氏宗祠”匾额系砖雕,周边配以浮雕牡丹、麒麟及人物图案。其门楼气势宏伟,雕刻精美。
位于碗厂的黄氏祠堂,系清光绪五年(1879)建造。通面宽12.5米,深27.4米。祠堂分上、中、下三堂,由戏台、厢房、天井等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前些年,祠堂又进行了修缮。整修后的祠堂与整个制瓷作坊一起对游客开放。
坐落枫石村的汤氏宗祠,屋内修葺一新,门前新铺设的地面十分平坦。它与大草原、制瓷作坊一起,构成了新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三卿口还留下了许多古民居,仅清代的就达20余幢。这些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古民居,源于自然、融于自然,一砖一瓦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如果说祠堂是安放祖先灵魂的栖息地和存放乡愁的民间陈列馆,那么,古民居群无疑是承载悠久历史的建筑之魂。
三卿口有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的圆通庵,有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广长庵,还有和尚“升天成佛”的墓塔。从这些庙宇中,也许能看出古道上三卿口当年的兴盛。
屹立于三卿口溪上、衔接窑岭古道的文昌桥,它默默地见证着仙霞古道的繁华。文昌桥重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南北跨越溪流,系半圆形单孔石拱桥,全长22米,高7米,宽4.5米,跨度11.9米。桥圈为条石纵联砌筑,桥面中间纵嵌一行宽0.42米石板,中心点横铺三块石板,与纵铺石板交叉成十字形。拱顶东西两面嵌条石,刻楷书“文昌桥”3字。桥畔的一棵古樟,伸展着繁茂的枝叶,装点着古桥的景色。
三
三卿口古村,作为仙霞古道往返浙闽的必经之地,曾留下过多少达官贵人的身影,留下过多少文人墨客和商贾旅人的足迹,也不知挥洒过多少挑夫艰辛的汗水……明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在《闽游日记》中,写下了“三月十一日,抵江山之青湖,为入闽登陆道。十五里,出石门街,与江郎为面,如故人再晤。十五里,至峡口,已暮。又行十五里,宿于山坑”的文字,并留下“十二日从山坑出发,二十里,登仙霞岭”的记载。清代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和林则徐《丁亥日记节录》等篇章中,均有越窑岭,途经古道三卿口段的记载。在三卿口,至今仍流传着“三卿口,三条坑,富人靠竹山,穷人靠扁担”的民谣。
仙霞古道上的三卿口还有不少优美动听的传说故事。相传,莲花姑娘因机灵手巧,绣出了不少精品,为娘娘所青睐,被选进了皇宫。她那《峡藕莲花鸳鸯戏水》的作品,再现的是家乡的景色,包含着她对藕哥的一片真情。画上清新的莲花、欲语待飞的鸳鸯,深受皇上的喜爱。正因为这样,莲花也引起了妃子们的妒恨。莲花不久中毒身亡,尸骨还乡,埋在家乡的山坡上。她的恋人藕哥自莲花进宫后便天天清晨登上山顶眺望,没想到心上人此番出去,香消玉殒。遭此沉重打击后的藕哥,一病不起,含恨离去。后来,家人们将莲花、藕哥埋葬在同一座山峰上,这山便是状若双乳的莲花山。
追溯历史,三卿口人才济济。明代曾有王均、王允德等名列职官表,王奎、王一清获廪生;清代有王献良、王飞熊获举人,王钰、王梦裘获贡生,罗应亭获廪生。
明代王克常“为人乐善好施,声名播于闾巷,生平尚义输财,德风被及乡里,建桥梁便于过客,创义馆利于学子。”明成化年间,王克常曾捐助修建峡口国泰寺、三卿口圆通寺、廿八都相亭寺。清代的王昌运,重修仙霞古道上的文昌桥。在现当代史上,三卿口在军政界、科技界、教育界、新闻界,又涌现了一批骄子,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又心系家乡、造福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