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质效提升
我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走向纵深
本报讯 (记者 郑菁菁 通讯员 周靖) 8月23日,在衢州市市域治理中心综合指挥室,工作人员正紧盯着大屏幕上滚动的数据。一条条来自基层的数据,正实时向这里输送汇集。
此时,在衢州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平台的“重复检查监测”栏目上方跳出一条预警:“同一市场主体在30天以内被不同部门检查的次数最多。”在下面对应的表格里,被检查的公司名称、检查次数、发现问题数、检查机构、检查时间等一目了然。
“从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这个平台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无序执法、多头检查等影响营商环境的现象,通过及时介入处置,能有效杜绝此类事情发生。”衢州市市域治理中心工作人员程睿介绍,行政执法指挥中心相当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的指挥中枢,能统筹全市的行政执法活动,以及违法线索的发现和处置等。
衢州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于今年4月份建成投用,按照“整体政府”理念,建设“1+7+N”平台架构。“1+7+N”是指以1个市域治理平台为底座,融合执法监管、城市运行等7个综合模块,集成N个场景应用,着力打造“一专多能”综合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实现全链条智能响应、全数据决策支持、全流程协同联动,极大提升了执法精度。
在行政执法指挥中心构建起线上、线下处置闭环的同时,广大乡镇“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基层治理困境,也在严密高效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得到了破解。
8月19日一大早,常山县球川镇的“综合飞一次”无人机就在道路上空开始了巡检工作。在发现杨家村道路旁有建筑垃圾后,无人机立即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反馈至镇里。网格员实地核查后,联系上常山县球川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进行处置。由于倾倒建筑垃圾的车辆为外省牌照,执法队员随即通过“跨省执法协作微信群”与邻省执法队取得联系,对违法车辆进行相应处置,基层执法效率大幅提升。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2020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
执法力量从“下得去”到“用得好”。通过在36个中心镇街设置综合行政执法队,下放事项实施率50%以上,大量简易违法行为在基层一线解决。
执法能力从“不会执法”到“善于执法”。建立市县乡三级培训体系,对新划转人员、新划转事项开展业务培训、军事化训练。2024年同期赋权乡镇街道队伍已办理执法案件1000多件,同比增长31%。
执法联动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联动“1个综合执法+5个专业执法+23个行业监管+36个赋权乡镇”力量,形成定向检查与日常巡查的良性互动,2024年同期违法线索移送同比上升24%。
高效的行政执法改革,也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民营经济32条),开展全市执法质效提升项目揭榜挂帅工作,项目化开展全市深化行政执法改革提升执法质效工作,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激励各级各部门谋起来、动起来、干起来。目前,各级各部门已主动谋划申报质效提升项目10余个。同时,我市重点推进消防救援领域处罚信用修复、检验检测资源统筹、设企预约式指导服务、畅通执法类投诉举报“绿色通道”等工作。
随着改革不断走向纵深,我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先后多次被司法部等部委推广,获评全省“最佳实践”等荣誉10余个,争取到国家级、省级试点4个,不断擦亮衢州改革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