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培育推动禾川科技成长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毛庆明 翁学振
从龙商回归,到山区26县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川科技”)用了十余年时间。
2011年11月,禾川科技落户龙游,市县相关部门聚焦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发展,统筹各类资源要素,政企一心、共同发力,企业营收从2013年的2000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1.2亿元,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政企合力 崛起“禾川系”
聚集科技引领,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培育的重点。龙游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禾川科技作为初创型企业落户并得到龙游县的高度支持,核心是其科技含量高,具备高成长性公司的属性。
禾川科技一直把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作为生命线,先后获得自主研发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设计专有权等300多项,全面覆盖主要工业自动化控制核心部件。在企业大幅扩张的近三年,研发投入资金占主营收入均保持在10%以上。截至目前,在通用伺服系统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内资伺服品牌第一梯队。客户覆盖了比亚迪、宁德时代、捷佳伟创、先导智能等行业龙头企业。
聚集人才驱动,着力夯实“最关键资源”。随着研发的不断投入,企业人才捉襟见肘。龙游县政府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并主动对接人才所在地政府,协调土地指标、建设审批等关键问题,帮助禾川科技在外设立研发中心,提升研发水平,保持行业技术领先。目前已在杭州、深圳、苏州、大连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在岗科技人员占比达30%以上。近3年,有200余名大学生与禾川科技达成就业意向,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0多人。面积2万余平方米、投资1亿多元的临安青山湖科创飞地项目完成装修,企业已正式入驻。
聚集资金赋能,着力铺就“资本快车道”。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上市是最高效的融资渠道之一。上市辅导期间,龙游县全程跟踪推进,实行部门“点单式”服务。推动企业与浙江股权服务集团合作,联合开展上市培育,缩短上市辅导时间一年以上,并以此为跳板冲刺科创板。2022年4月,企业成功上市。设立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先后带动北极光、达晨等基金对“禾川系”进行战略投资,禾川科技、威仕喜等产业链上企业累计获投资2.53亿元。
聚集链主牵引,着力构建“细分产业链”。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配套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发挥链主型企业的牵引效应,政府出台“共享厂房”“定制工厂”“拎包入住”等扶持政策,促进机器人的“大脑”伺服系统、“四肢”电磁阀、零部件、外壳、机床组装等关键细分环节上的威仕喜、台钰精机、中孚精机等10余家上下游企业串珠成链式的集聚,实现从模具、铸造到整机装配产品全覆盖,成功打造“禾川系”链主企业生态圈。
聚集服务提能,着力营造“产业新生态”。政府服务贯穿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给予生产要素供给保障、基础设施差异化补贴等多方面的激励。2014年,禾川智控驱动研究院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获省级奖励800万元,县财政配套奖励800万元。近年来,共协助企业争取产业链协同创新资金等各类补助2000多万元。同时,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提升产业发展生态。
“禾川系”崛起三大启示
串珠成链,推进产业集群。企业培大育强的第一目标是企业本身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完善,从而形成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发展态势。以“链主型”企业培育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产需对接和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追根溯源”上游项目,“顺藤摸瓜”下游项目,锻造一条打不垮、搬不走的产业链,形成环环相扣、层层嵌套的产业集群,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势利导,加强人才招引。山区县引进研发人才是关键。在禾川科技培育中,龙游县放弃刻板的“属地观念”,变被动招揽为主动出击,主动引导企业将研发中心建在杭州、深圳、大连等产业链研发人才集聚区,将生产制造、总部经济等其他企业中心放在本地,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人才招引观和人才使用观。
筑巢引凤,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和企业都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相互赋能,才能共同发展。禾川科技犹如一粒种子,龙游则是一片土壤。盘点禾川科技发展的每个关键阶段,既有企业自身不断突破自我的努力,也有党委政府主动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