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6版:教育

“像”与“不像”间,遇见成长

  杨冠 沈倩雯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认为“认识你自己是人的根本性问题”,那我该如何认识自己呢?直到“佩奇”的出生……

  第一次做爸爸的我,因为毫无经验,在“佩奇”小朋友出生之前就在担心:该怎么带娃?怎么相处?然而,一路走来,我逐渐发现之前的担忧都是徒劳的,越与孩子相处便对她越发喜爱,她爱玩爱笑,爱跑爱跳,语言散发着童趣,经常让家人“忍俊不禁”。她的到来,让我们一家人的世界变得无比璀璨。

  打她出生起,就有很多关于我们父女俩“很像”“简直一模一样”的评价。随着她的不断成长,这种“很像”,逐渐从“外貌”扩展到“饮食爱好”再到“性格脾气”。我也经常在脑海里回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很多片段在“佩奇”身上神奇地再次上演。直至自己也经常发出感叹:“真是跟我一模一样!”

  我欣喜于“佩奇”与我的神似,也经常思考,“佩奇”身上有哪些缺点是遗传于我,我又该如何指引她。比如,“佩奇”和我一样,“定力不足”,比较好动,做事缺乏足够的耐心。为此,我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自己身上很多原有的缺点是在大学阶段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逐渐改变的。因此,日常我和“佩奇”妈妈分工合作。“佩奇”妈妈负责每天给“佩奇”讲故事,陪她一起阅读绘本,做简单的手工等,培养她静心阅读的习惯,思考动手的能力。而作为爸爸,我更喜欢利用周末,带她一起进行短途旅游,春天逛浮梁,品绿茶;夏天游平潭,看大海;秋天赏兰湖,坐火车;冬天登断桥,同淋雪。在一次次的旅途中,我尽可能地找机会教“佩奇”一些生活中的常识,如公共场合学会安静、景点排队时学会遵守秩序以及礼貌的待人接物的态度等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自身的成长经历,很多时候都会在孩子身上再次上演。坚持从认识自己的角度,每天为孩子腾出点时间,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持续地投以关注的目光,一天天,一年年,把我们的爱化入每天的生活点滴中,引导她,鼓励她。她的健康快乐和每一点进步,便是我们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