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要闻

善坚守 好学习

农家女一心做大贡面产业

  本报讯 (记者 胡宗仁 通讯员 樊宙) “加工常山贡面,关键要坚持。”5月13日,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贡面的传承人陈水英相告,从拜师学艺开始至今,她已经坚持了14年。最让她高兴的一件事情是,2023年,常山贡面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再接再厉,眼下,陈水英在常山县文广旅体局的支持下,正在努力创建一个省级非遗工坊,为进一步做大贡面产业出一份力。

  “正常年份,我们一年可加工7万多公斤常山贡面。”陈水英说,今年雨水多,产量受影响,目前销售了5000多公斤的常山贡面。

  据史料记载,常山贡面早在唐咸亨时期就开始生产,北宋时期大大小小的贡面制作场坊就已经遍布常山各地,因其形似丝索,又称索面。相传宋朝皇帝喜食此面,球川手艺人将加工精细上乘的索面年年进贡,故称作“贡面”。

  常山贡面选料讲究,工艺独特复杂。它选用上等的麦芯粉,掺和食用盐、水,按严谨的科学配方,经揉粉、开条、打条、上筷、上架、拉面、盘面等18道传统工序,拉制晒干而成。白如银、细如丝的贡面单根长1.8米,细0.7毫米,因此也称为长寿面。

  陈水英是常山县辉埠镇人。前些年,陈水英看到邻省市的索面制作迅猛发展,常山县的贡面虽然口感略胜一筹,但产量较低,所以就想规模化生产制作贡面赚钱。想到就干,2010年,陈水英拜招贤镇的唐师傅为师学做贡面。当时,唐师傅已经68岁,加工贡面50年,手艺精湛,徒弟也带了不少,陈水英是他的关门弟子。传艺过程中,他把许多做面的工具都给了陈水英。

  陈水英告诉记者,常山贡面一般是纯手工加工,两缸面粉,和面就要花费两个小时,开条也要一小时。

  2012年,陈水英在常山食用菌园区租了场地,建好厂房,并拿到了常山县的第一本“浙江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许可证”,开始正式投产。当年,她加工了5000多公斤的常山贡面,供不应求。

  “我每天都在凌晨2点起来做面,要做到第二天晚上八九点。”2012年10月,陈水英骑电瓶车摔了一跤,不得不拄着拐杖做面。她咬着牙坚持了4个月,为了心中的事业,连腋下都溃烂了,陈水英还是硬挺了下来。

  2013年,在保持传统工艺生产的基础上,陈水英添置了拌面的机器,进行半机械化加工,目的是增加产量,减轻体力劳动的强度。这一年,她加工了4万公斤贡面。

  “学习让我长了见识,也开拓了市场。”勤奋好学的陈水英于2018年到德国参加了“工业4.0”培训班,学了半年,受益匪浅。2022年11月,她又参加由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学习一周时间。同时,陈水英每年还要参加市、省的农产品展销会,积极推荐常山贡面,扩大知名度。2021年12月,陈水英被授予“衢州乡村工匠大师”称号。

  “好学、善于坚守,才有收获。”常山县数字乡村与科技教育中心主任涂晓晖告诉记者,常山县农业农村局经常推荐陈水英参加浙江省农博会、上海(浙江)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助力常山贡面的品牌打造。今年,常山县农业农村局结合“三支队伍”建设,将陈水英列入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培养计划,帮助她积极申报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进一步提升常山贡面的制作水平,做大贡面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