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4版:深度新闻

逐渐消失的渔民

  记者 毛慧娟 通讯员 严远胜 解少凯

  从2019年到2024年,我市与全省同步,实施禁渔期制度,到如今已是第6年。去年起,又主动将禁渔期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江山港和灵山江。

  钱塘江禁渔,是养护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3月1日零时起,我市主要河流又进入了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禁渔期间,除渔业管理部门开展日常巡查监管外,从开化的钱塘江源头到龙游的衢江干流,都活跃着一支渔政协助巡护队,他们用自己的脚步守护着衢州的山山水水。而这其中,有不少是世代在这片水域打渔为生的渔民。

  “这艘渔船的船主过世了,他家后辈都去城里打拼了,这船就扔在这没用了。”在衢州为数不多的滨水渔村——龙游县龙洲街道姜家村,靠近衢江的绿道旁有一艘被杂草环绕的白色小渔船,56岁的渔民钱名友说,和村里其他渔民一起,他就地转身成为护渔队员,每天24小时在邻村的江边巡查。“衢州的渔民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村年轻一代,没有一个‘接班’的。等我们这一代人老了,我们村估计就没人以打渔为生了吧。”

  曾经

  从江上渔民到岸上定居

  “衢州的渔民,大部分都是‘九姓渔民’的后代。相传当年陈友谅和朱元璋争夺天下,鄱阳湖之役后,陈友谅被打败,他的部下就被贬到江上生活。”衢州文史学者刘国庆相告,常见的说法,“九姓”指的是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这些人主要分布在钱塘江流域,建德、兰溪、金华、衢州一带较多,以打渔为生。”

  听说在信安街道金河湾社区的渔村小区,是衢州渔民的聚集地之一,记者就来到了这里。“衢州的渔民,以前多聚集在柴埠头、德坪坝和浮石渡这三个地方。我2006年来社区工作的时候,渔民都还住在江边的棚户区里呢。后来政府拆迁安置,他们就搬进了渔村小区,原来的棚户区旧址就是现在的金河湾小区了。”3月20日下午,金河湾社区副主任陈土林带着记者走进了渔村小区。“那时渔民安置,在双港、斗潭等地方都有,安置在渔村小区的最多了。”说起小区的由来,现场的小区居民们如是说。

  “渔民啊,你现在看到的这些人,都是渔民。你看这位老人家,80多岁了,以前是打渔的一把好手;还有这位老板,打渔只是他的兼职了,偶尔下水玩一下……”天气晴好,在渔村小区入口处的居民议事厅内外,不少居民聚集在这里,聊天、玩耍、晒太阳。当记者问及渔村往事时,在场的人纷纷加入进来。

  “以前我们都住江边”“以前还住江上呢,就一艘小渔船”“以前全家一人当渔民就能养活一家人呢”……说起曾经的渔民生活,这些渔民后代依稀还能记得小时候的一些往事。

  作为水亭门码头搬运夫的后代,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孙金奎这样描述衢州的渔民生活:旧社会渔民的日子过得艰难,他们在江边两侧空地上搭建木板屋,屋顶盖的大都是竹箬棚,用石块砌的屋很少,房子极其简陋。多数家庭日夜都住在江面小船上,吃喝拉撒都在船上。到了渔汛期,天气好,船离岸出去打渔,捕到小鱼就用木槿条穿成一串,到岸上卖掉,捕到大鱼则送到饭店里,或卖给鱼摊贩。衢江里的鱼类资源不丰富,渔民靠捕鱼为生,日子并不好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船老大和渔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住在江面小船上的渔户大多搬到了岸上定居,成立了渔业社,建立了渔业大队。

  讲述

  离不开江面的打渔人生

  “应该祖祖辈辈都是渔民吧,反正我所知道的,我爷爷、我爸爸都是打渔的,我们这些人应该都差不多这样。”今年57岁的许国泉童年时天天和衢江为伴,从小西门到德坪坝至浮石渡,他的一生,也与这段衢江紧密相连。

  “我们渔业大队曾经很风光的,那时候我们办玻璃厂、袜子厂、粉笔厂、服装厂、鞋垫厂……办得红红火火,大家都上岸进厂工作了,打渔的人就越来越少了。”15岁就开始打渔谋生的许国泉在21岁那年,也随大潮进了啤酒厂工作,一干就是近12年。其间他还专门学了厨师,但最终他选择回归江面,靠打渔为生。

  “主要是我喜欢打渔,进厂第二年我开始白天上班、晚上打渔的日子。后来厂子倒闭,我觉得去外面打工不开心、不自由,就开始全职打渔,然后一直到现在,也30多年了哦!”作为渔村小区如今唯一一位在禁渔期之外几乎天天下水的职业渔民,许国泉的生活说简单也很简单。多年下来,他也积累了一批老客户。“我一般都在信安阁那边的台阶上卖鱼,我老婆手机里有300个电话号码,谁要什么鱼她都清清楚楚。有鱼了她就会打电话,一下子就卖掉了!”

  “现在我们辖区登记在册的渔船一共也就19艘了,基本都在信安阁附近的衢江水域活动,大部分还都是偶尔用一下,专门打渔的人真的很少了。”金河湾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郦说,每年禁渔期之前,社区都会联系每位船主,宣传禁渔消息。

  “唉,禁渔那么多年,我们都很有数了。3月1日禁渔,我提前三四天就把渔船停到徐家坞那边的避风港去了。”许国泉告诉记者,随着老一辈渔民的老去,现在打渔的人越来越少。“最多的都是像我这种五六十岁的,但专职打渔的就我了,其他人都是偶尔打一下。他们脑子比较灵活的人,很多都开店当老板去了,还有的打工、有的退休了。”许国泉说,小区里有个和他同龄的渔民,十多年前就开始转行做鱼贩子,如今已有千万身家。“他们就是兼业渔民,就是父辈传下来的船,偶尔还打一下,这也是技术活,一般人干不了。”

  在采访中,不时有其他渔民参与聊天,回忆打渔的艰辛,讲述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转行的心情。“现在有禁渔期,四个月不能打渔,那么点时间找工作也不好找啊!”“打渔可能一年下来,夫妻俩就赚七八万,自己吃饭都不够,还怎么养孩子哦!”“以前一人打渔,全家不愁,现在养活自己都难哦”……

  但在许国泉看来,打渔虽然辛苦,收入也不高,但胜在自由。“如果我家里没米下锅,我出去打渔一小时,说不定就能赚三四百元。”打渔是许国泉擅长的事,在这纷扰的社会,他也能从这滔滔江水中找到自己人生的锚点。不过,许国泉也清楚地意识到,等他这一辈人老去,不会再有人接班。“我儿子十来岁的时候,我给他开10块钱一小时的‘工资’,让他陪我上渔船,他都不干。年轻人不会想做这个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岸时有100多户渔民,到如今只剩下不到20户,渔民正在这里逐渐消失。“我的爸爸妈妈,当时都是来自渔民家庭的。我小时候也经常在渔船上玩,不过从小妈妈就压着我们要好好读书。现在我们这个小区里面,80后还偶尔打渔的也就一两个,90后根本没有了。”渔民后代、家住渔村小区的许珊珊,如今成为金河湾社区的工作人员。“年轻人都已经融入了城市。以后也就小区名字,能反映出曾经打渔为生的历史了吧。”

  心声

  不会再让儿子“接班”

  渔民的逐渐减少,从渔船的减少就可以窥见其中的脉络。衢州市辖区范围有总水面77万亩,渔业资源丰富,根据近年渔业资源调查共发现鱼类97种,隶属于6目16科51属。从2009年起,全省内陆捕捞渔船数量和总功率开始实施控制管理,我市渔船数量只减不增,积极探索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截至目前,我市捕捞渔船已由524艘减少到355艘。为进一步提升捕捞渔船的安全性,2017年起,我市开启了渔船升级改造工程,淘汰原来的老旧木船,替换船型统一的捕捞渔船,同时积极整治拆解无证涉渔船舶,将捕捞强度控制到合理水平。

  “当渔民太辛苦了,衢州渔民逐渐消失,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吧!”位于虎头山大桥旁的姜家村,是龙游县历史最悠久的滨水渔村。走进渔村,窄小的弄堂、低矮的平房,一切仿若旧日时光的定格。姜家村渔民、龙游县渔民协会会长钱名友相告,姜家村的渔民祖上都是建德那边过来的,时光流转,有的人老了,有的人离开村庄,村里的职业渔民从最多时五六十户,到如今只剩下三十多户。“现在年轻人都不干这个了。龙游县现在一共有93名注册渔民,其中职业渔民也就39人,其他都是兼业渔民。而这其中,60岁以下的也就18名,最年轻的也40多岁了。”钱名友感慨道,“也许再过20年,就没有我们这种职业渔民啦!”

  禁渔期开始后,姜家村60岁以下的渔民都加入了护渔队,为禁渔出一份力。在毗邻姜家村的衢江岸边,村里的渔船都停泊在岸边。“这艘船就是我的。现在都是这种合金船只了,不像以前木头船,容易坏!”正在江边巡逻的许荣明今年56岁,记者为他和他的渔船拍了张合影。和村里很多人一样,许荣明也是从祖辈开始几代人都是渔民。自打他们记事起,就以船为家。“1968年我们家才上岸,小时候吃喝拉撒都是在水上的。”回忆起小时候,许荣明还能想起自己8岁时就在衢江上当小纤夫的事情。

  “以前衢江上没有那么多道闸,我跟着家里人一起打渔,那时候船是那种大的渔船,可以开到兰溪、富春江,还有常山、开化等地,有的地方没水了,就要下水拉着船走……”许荣明的脚底,现在还留着那时候拉纤留下的老茧。14岁时,许荣明开始跟着哥哥两个人单独出船打渔,19岁开始自己独自打渔,成家生娃,转眼就是大半辈子。划桨、抛网、起捞,这样的打网捕鱼作业,禁渔期之外,基本全年无休。

  “一般都要夜里十一二点才下水去撒网,凌晨三四点收网,然后拿去市场卖。生意好的时候还能早点收工。然后买点菜回家煮了吃,睡一下,又要开始新一天的打渔!”周而复始,许荣明和村里其他渔民一样,用辛勤劳动换取生活所需。“做渔民太辛苦了!所以我儿子一生出来,家里就决定,不让他下水。渔民,就到我这一代为止吧!”

  对姜家村如今仅剩的这些渔民人家来说,年轻一辈的选择已经比他们的父辈多了很多,眼界也更加开阔。

  未来

  衢江滔滔见证更多变迁

  渔民的收入,和打渔的收获成正比。“江里的鱼多,我们的收入就高。勤劳的人,收入当然也会更高。”钱名友介绍,村里渔民收入多的人每年有十五六万元,少的也有四五万元,“有的人几乎天天下水,那肯定收入高一点,赚的都是辛苦钱。”禁渔期之外,钱名友每周也会下水捕鱼两三次。“一般每天赚两三百元,禁渔期过后那个月会更好一些,四五百元、六七百元都有可能。”

  对姜家村这些渔民来说,捕鱼的日子平静祥和得如同衢江一样,不急不缓地过着,不富裕,但却真实。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渔船外出闯荡,对于未来的渔村,许荣明等人虽有些迷茫,但仍然喜欢现在的生活。

  “孩子们出去闯荡挺好的!我们的话,能做到几岁就做到几岁。”对于许国泉、许荣明、钱名友等人来说,打渔,是生活,是爱好,也是一种习惯。“打渔,饿不死,发不了财,所以,开心就好!”

  多少年下来,不少渔民上岸另谋发展,有的人开厂当老板,有的人进厂打工,也有人离开衢州走向更广阔的的天地。“说起来我也算是渔二代。我记得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渔民,他们都是晚上去打渔,一部分放在家里的小饭店用,用不完就卖掉。”走进龙游县文林村的龙游兴隆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李义看着水池中的各色锦鲤,红的、白的、金的、黑的、橘的、花的、彩的……比平时见到的锦鲤体型大不少。因为家中遭遇变故,学中医的李义在十多年前辞掉杭州的工作,回到衢州养锦鲤,逐渐做大做强,如今他精心打造的锦鲤文化博览园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他也成为村里的共富带头人。“我曾是一名医生,命运弄人,让我成了养鱼的专家。希望以后的人生,依旧与锦鲤相伴,幸运永在。”

  衢江滔滔,往事如烟。静谧的衢江,见证了衢城的变迁,随着钱塘江航运的复苏,衢州通江达海的新征程已经起航。未来渔民将走向何方,时间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