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3版:人文周刊

三衢中医瑰宝焕发新生

  记者 赵凯怡 通讯员 张晓敏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皆能成为治病救人的一剂良方。衢州地处浙江西部,与闽、赣、皖三省相邻,自古以来为水陆兼备的交通要道,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衢州的中医药文化便在特定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孕育而生。

  400多年前,衢州籍名医杨继洲行医济世半个世纪,“三针而愈”的传奇往事至今为人乐道。200多年前,衢县(今浙江衢州)著名医学家雷逸仙、雷丰父子依据自身临证经验,建立了实用的季节性疾病全新辨析体系。

  时光荏苒,古老的医术薪火相传,至今仍护佑着三衢百姓,更在这片大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杨继洲针灸 指尖上的“针”功夫

  杨继洲是明朝时期著名的针灸学家,家中世代为医,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太医院任职。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参考各家针灸学著作,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写成《针灸大成》一书,此书便是我国针灸研究承上启下的经典著作。

  杨继洲针灸倡导天人合一,重视辨证选经、循经取穴的治疗思想,操作以下手八法、十二字分次第手法为重。下手八法包括揣、爪、搓、弹、摇、扪、循、捻,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用之得当才能得气。得气者,医生感到针下沉涩而紧,患者有酸、麻、重的感觉。

  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重视双手配合。杨派针灸还主张针、灸、药三者并用,重视基础理论、辨证取穴,取穴少而精,操作讲究手法。

  1601年,耄耋老人杨继洲远涉山西,为巡按御史赵文炳治“痿痹之疾”。赵文炳为了表示对杨继洲的感谢和对针灸学术的尊崇,资助杨继洲编印出版了《针灸大成》。

  在《针灸大成》的序言中,赵文炳谈道:“承乏三晋,值时多事,群小负隅,万姓倒悬,目击民艰,弗克匡济,由是愤郁于中,遂成痿痹之疾,医人接踵,日试丸剂,莫能奏功。乃于都门延名针杨继洲者,至则三针而愈,随出家传秘要以观,乃知术之有所本也。”

  如今,医学巨著《针灸大成》已传播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翻译成日、法、德等多国语言编译出版,《针灸大成》的相关书籍、医案、文章、学术论文等,也在医界广为流传。

  “针刺手法是针灸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针灸(杨继洲针灸)”代表性传承人、衢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金瑛看来,找准穴位、手法恰当是针灸技术的关键,而后者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找准穴位相对容易,而针刺手法非常微妙,力度大小、轻重变化、角度变化、时间长短等,只能医者自己体会琢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医术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这里。”

  衢州雷氏医学 开时病研究之先声

  衢州雷氏医学发源于衢州府城西安县,因其形成发展以医家雷氏及其门徒为代表而得名。中国历代医籍浩如烟海,但专门论述四时常见外感多发病的时病诊治著作极少,医道最难者,尤其甚于知时论证,辨证立法。著名医学家雷逸仙、雷丰父子依据自身临证经验,建立了实用的季节性疾病全新辨析体系。

  衢州雷氏医学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名中医、衢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邱根祥介绍,雷逸仙师从新安名医程芝田,熟读中医经典,博览唐末以来诸名家医著,吸取各家之长。雷逸仙作古后,雷丰觅其父方案遗稿,而得程氏遗著《医法心传》,于光绪元年(1875)将该书刊行出版。

  雷丰幼承父训,推崇《内经》之学,参考各家学说,结合临床实践,条分缕析,融会贯通,创造性地以四时八节统领诸病,综合六气、体质、饮食、情志、起居种种病因,灵活运用六经、脏腑、病因、三焦、经络等辨证方法,以治法统率方药,知常达变,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汇通伤寒与温病、新感与伏邪、时病与杂病的季节性疾病全新辨治体系,即创新性构建了“知时论证、辨体立法”的外感病辨治体系。

  “1882年,雷丰所著的《时病论》问世,此书开时病专门研究之先声,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八句为全书大纲。治疗时病时,层次井然,诊疗过程可概括为‘论证、立法、成方、治案’四个步骤。”邱根祥相告,书中各病证持论有宗,作者总结自己临床经验,再次突破局限,提出“以法代方”,认为立法尤其重要,提倡用法而不用方,以法统方,并创立治疗时病六十法。

  “六一子”龚香圃是衢州家喻户晓的名医,龚香圃是雷丰的外孙,深受雷氏影响,取百家之长。因其在衢城新驿巷旧居开设六一子诊所,德术双馨,声名鹊起。当时,衢州民间还称颂医术高明的龚香圃为“龚三帖”,意思是他每次治病,所用药不过三剂。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誉满浙西的名医,却在1923年衢州麻疹、天花病流行时,不幸痛失爱女龚湘云。此后,龚香圃发奋立志专攻儿科,为患儿解除病苦。而自龚香圃始,包括林钦甫、邱根祥等皆以中医儿科为主攻专长。

  代代相传 问道中医之路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作为“针圣故里”,衢州向来重视杨继洲针灸的传承与发展。

  衢州市中医医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针灸(杨继洲针灸)”传承保护单位,院长廖小方介绍,医院组建了杨继洲针灸联盟、成立杨继洲学院,扩大针灸治疗范围,开设针灸科亚专业,提炼、挖掘杨继洲针法;每年举办杨继洲祭祀活动、开展杨继洲针灸文化节,推广中医治未病思想理念,与新疆乌什、四川北川等地对接签约杨继洲针灸传承工作室,并与世界针灸联合会展开合作。

  针灸推拿也在衢州市域各医院大力推广普及。2017年,衢江区中医院挂牌成立杨继洲针灸医院,吸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中的传承人张缙、针灸院士石学敏等一批高端人才集聚。衢江区获得了2017首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的举办权,世界针灸康养大会永久性常设会址也设在衢江。

  今年5月16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浙闽赣皖针灸技能培训中心、中国针灸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6家杨继洲针灸师徒制人才培养基地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持续为针灸事业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衢州雷氏医学的传承也从未止步,通过师徒授受传承,以及许多医家私淑弟子研究发挥,衢州雷氏医学为衢州中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

  龚香圃门生、衢州市中医医院首任院长林钦甫对中医儿科诊治颇有心得,是衢州许多家庭几代人的“健康守护神”。如今,91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在一线坐诊。

  邱根祥在大学期间就立志钻研中医儿科,入职后拜师林钦甫,参与了衢州市中医医院儿科的建立和壮大。衢州市中医医院成立了以邱根祥为组长的传承保护领导小组,详细整理了衢州雷氏医学相关的中医文献、典籍、病案资料,开展衢州雷氏文化传承室建设,打响了衢州雷氏医学流派在周边地区的学术影响力。

  邱根祥相告,2022年8月,医院被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批准为“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今年,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衢州雷氏医学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杨继洲针灸和衢州雷氏医学,常山民间中医偏方诊疗、大陈蛇伤医术、产母药、叶氏中医儿科秘传医技、中医刺络放血、叶氏中医传统膏丸、徐凤子午流注针灸、常山中药合香技艺等扎根三衢的传统中医药项目同样生生不息。

  弘扬中医药文化势在必行。2021年1月,衢州市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双方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共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四省边际中医院(衢州临床医学院)、杨继洲学院。

  2022年,衢州市获批成为浙江省全市域建设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的5个地市之一。

  今年1月,《衢州市建设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布,计划到2025年,建设覆盖全域、特色鲜明、模式创新的中医药医疗保健康养服务体系,探索有利于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多层级人才培育路径,集约化发展种植加工、商贸服务、文旅康养产业链,搭建医疗健康、产品研发和产销衔接服务平台,打造中医药康养产旅融合发展高地,打造“中国针灸城”城市品牌。

  8月6日,衢州市中医药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召开,我市与世界针灸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市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传承之路,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正如8月30日,在衢州市建设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程科云所说:“衢州历史上名医辈出,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流派,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历史底蕴。未来,我们会深挖利用具有衢州辨识度的中医药优势资源要素,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