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越万水千山 橘牵深情厚意
任成龙
中午还在吃饭时,突然接到快递员的电话,说有我一个快递,浙江寄来的。下楼取件时我还在想,浙江来的?记得我最近没网购啊。接过快递包裹一看,哦,原来是希唐徐生寄来的橘子。
徐生是我的大学同学,也是当年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开学报到第一天,我刚把床铺收拾好,抬头看见一个拖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的男孩推门进来,一米七左右的个头,略微黝黑的皮肤,一双大眼透着坚毅的光芒。男孩冲我一笑,伸手说道:“你好,我是徐生,浙江来的。”
听闻此言,我和其他舍友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浙江来的!”要知道,山东与浙江相隔颇远,我们学校省内人居多。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几人立马跳下床,接行李的接行李,铺床的铺床,倒水的倒水,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
慢慢地熟络起来,徐生向我们讲起了他的家乡——浙江衢州市龙游县的希唐村。希唐村建于隋代,是著名的“蜜橘之乡”,有1200多年种柑橘的历史。每当金秋时节,农户种植的橘林郁郁葱葱,饱满的橘子挂满枝头,像是一盏盏红灯笼。
徐生说采摘橘子是有讲究的,选个好天气,这样摘下来的橘子容易保存。采摘前准备好竹筐,里面铺垫稻草,这样新鲜的橘子在放置时不会被弄伤。戴好手套后,用果剪开始采摘,整个过程轻拿轻放,就像捧着稀罕的宝贝……听着徐生的讲述,我们眼前浮现出橘园收获时的场景。
大学期间,我们没少沾徐生的光,虽不能亲身去希唐,却总能吃到香甜可口的橘子。自然,我们也不是吝啬的人,本地碗口大的红苹果就成了“礼尚往来”的首选。
一晃四年过去了,毕业时我问徐生今后有什么打算。徐生说,你看我老家的橘子,不错吧?可没卖出好价格,一斤有时能卖一块多,有时才几毛钱。咱们的专业是“农学”,我想还回老家去,为家乡出点力。
我感慨于徐生的赤诚之心,在心里由衷地祝福他。
毕业后,我们各自忙碌着,闲暇时便借助网络工具聊一下近况。徐生回到老家后,专注打理起橘园来。施撒肥料、浇水、培育新品种、修剪枝条、病虫防治、联系销售……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用他的话说“累并快乐着”。
2012年,父亲突发脑梗住院,我顿时无助极了,人也变得颓废起来。徐生听说后,专程从浙江赶来,陪伴我,安慰我,直到我父亲转危为安时才离去。那时正好十月下旬,橘子销售的旺季,徐生的网店也刚刚起步,客服、运营、售后他一肩挑,颇为不易。看着徐生临走时放下的两千元,回想他那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都会好好的”,我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与嘴里的橘子混在一起,却是分外甘甜。
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徐生培育的蜜橘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供不应求,价格也涨到了现在的每斤五六元。网店做起来后,徐生不忘初心,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网络销量从最初的一月几单,到现在直播一次就能达到几百单甚至上千单,他们用辛苦的付出完成了精彩的蝶变。
我曾问徐生,你的网店销量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徐生笑道,除了研发培育新品种,优中选优外,最大的秘诀就是“诚信”,这是做生意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法宝。徐生坚定地说,有些地方路途遥远,橘子运输中难免磕磕碰碰。我们承诺坏果必赔,绝不推诿,收到客户反馈马上解决。说到做到,网络文明不是口头语,重点落在实际行动中。从徐生的身上,我深切感受到浙商勤劳务实、坚韧自强、勇于创新的精神。
你知道衢州和东营有多远吗?从地图上看,相隔一千多公里。但是我从未觉得有那么遥远,因为健康文明的网络早已越过万水千山,因为崇贤有礼的情义把我们紧密相连。
橘子飘香,浙鲁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