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2版:要闻

今年的“立春祭”,特别在何处?

  记者 蓝晨 报道组 郑晨 通讯员 徐正天 周云奇 赖小兰

  东风送暖,万物始新。

  2月3日,乙巳年立春,“在妙源,打开中国的春天”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立春)文化交流活动在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隆重举行,学者、嘉宾、记者和当地村民齐聚梧桐祖殿,共同祭祀春神句芒,奔赴与春的约定。

  今年的“立春祭”恰逢“二十四节气”与“春节”这两大人类非遗首次相遇,与往年的“立春祭”相比,今年的“立春祭”究竟特别在何处?

  24节气民俗活动愈发国际化

  2016年,以九华立春祭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也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两项非遗,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2月3日,柯城借“二十四节气”与“春节”两大人类非遗首次相遇的契机,邀请众多国际友人参与九华立春祭活动,并在梧桐祖殿精心策划了非遗与节气文化交流活动。

  当天,“立春祭”仪式之后的梧桐祖殿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随之拉开序幕。专家学者、国际友人、本地居民围坐一处,轮番说起各自对非遗内容、节气文化的认识与感想。“传统节日都蕴含着本土的文化和传承,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来自塔吉克斯坦的Orif是登台分享的国际友人之一,他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家乡的传统节日——纳乌鲁斯节,与九华立春祭一样,纳乌鲁斯节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立春祭民俗活动愈发国际化。”“九华立春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海根表示,此次活动中,除了Orif分享家乡的纳乌鲁斯节,Orif的妹妹Mary还录制“洋主播说立春”视频在网络传播,哥伦比亚9岁男孩Lorenzo则首次担任“接春洋使者”,在梧桐祖殿前吟诵春天诗句,充分展现了立春文化的包容性与国际性。

  非遗馆打开节气魅力新窗口

  “立春祭”当天,位于四省边际数字农业科创园的二十四节气(非遗)馆正式开馆,馆内汇聚百项非遗。来自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民俗学会等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承载着千年智慧的二十四节气(非遗)馆开馆,打开领略二十四节气魅力的新窗口。

  二十四节气(非遗)馆以时令节气为线,通过“妙源春生”“信安夏弦”“鹿鸣秋色”“柯山冬藏”四大空间,将柯城非遗与节气文化紧密交融,生动呈现衢州深厚的节气文化底蕴。

  除了丰富的非遗展示外,让人欣喜的是,馆内还设有多个互动体验区。打春鼓、鞭春牛、下棋等小游戏,让参观者能够以亲身互动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配套今年的“立春祭”,1月19日至2月12日,各式各样精彩纷呈的活动在柯城区“集中上演”,吸引全国各地的节气文化爱好者前来“打卡”:招募徒步爱好者打卡灵鹫山二十四节气游步道,参加“在妙源,打开中国的春天”踏春健步走活动;在长三角第一辣街等主城区繁华的街区打造春日集市,柯城的18个乡镇(街道)设置了20个摊位,向大家展示本地的非遗特色、文创产品和特色美食,让更多市民在热气腾腾的烟火美食、非遗手艺中品尝满满“春”味……“我从手机上搜索到九华有‘立春祭’活动就立马赶过来了,现场体验下来真的太有趣了,好看又好玩。”杨先生带着家人从上海赶来,作为民俗文化的爱好者,衢州浓厚的“立春”文化让他赞不绝口。

  近年来,柯城区以立春文化为核心,建设立春文化展示和体验中心,获评“中国立春文化之乡”,创建成为浙江省级立春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在打造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传播的“地标”。“未来,我们还将充分用好、用活二十四节气(非遗)馆,让柯城的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柯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在馆内开设节气研学、非遗手工课堂、非遗绘本课堂等,同时结合馆内四季主题开展相关活动,让更多人在这里体验柯城二十四节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