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1版:头版

个个都像“小老虎” 人人争当冲锋兵

开化“工分+排名”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

  本报讯 (记者 周洋 通讯员 黄超忆 刘王超 操宇坤 史燕芬)“防火安全更不能放松警惕了!”春节假期,开化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夏蕾依旧忙着与同事走访辖区各个企业。

  夏蕾是一位1993年出生的县管干部,2022年11月底,她从开化县经信局提拔到开化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从一般干部到领导岗位,她的提拔依据就是2022年前三季度,夏蕾“工分+排名”实绩考评分数在开化县经信局中层干部中名列第一。“‘工分+排名’的落实,让我真切感受到付出总有收获。”夏蕾表示,她明显感受到同事拼劲满满,“有了量化排名,一项项考核指标都清晰,大家个个都像‘小老虎’,人人争当冲锋兵。”

  记者从开化县委组织部了解到,像夏蕾一样通过“工分+排名”实绩考评,开化县已有110名表现优秀、排名靠前的年轻干部进入组织视野,干部队伍的动力不断被激发。

  据介绍,以往干部队伍中存在考核定性难定量、干部能“上”不能“下”、干部之间推诿扯皮、不担事不扛责、“人人守着大锅饭”等问题,使得干部缺少干事创业的热情。2022年以来,开化着眼于以执行力为主线的作风建设,重点推行“工分+排名”实绩考评,重塑干部考核机制,实行多维考核、精准评价,破解干部管理难题。

  为此,开化已常态化对全县29名处级干部、638名科级干部和3000多名一般干部实现全覆盖考核,对全县76家单位全部实施平时考核月度量化记实。与此同时,各乡镇、部门通过“量体裁衣”,科学制定“工分+排名”实施细则,“定性+定量”双向考核干部工作,动态更新干部实绩“工分”,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排名公示,将每位干部工作情况的“年终总账”变为“过程细账”。

  “‘工分+排名’实绩考评在推进中不断击破堵点、难点、痛点。”开化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汪蔚翔告诉记者,“没有不能考核的单位,没有不能量化的业务,没有不能排名的干部,没有不能兑现的结果。”

  积极主动冲锋在前的干部不在少数。2022年以来,开化共有319名年轻干部主动报名到一线历练,啃下水库征迁、疫情防控等硬骨头。在去年第一季度排名中,原在开化县委党校任职的葛晓飞在全县41名正职中排名第二十九,名次靠后。之后,他主动担当、抢抓机遇,与上级部门率先开展山区共同富裕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化还被省委党校确定为全市唯一地方“共富观察联系点”。因为季度排名连续两次排进前十,葛晓飞也于近期转任重要岗位。

  正向激励,反向倒逼。2022年以来,开化已有6名县管干部因履职不力、排名靠后,受到降职、免职等组织处理。

  “‘工分+排名’有效提振了全县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树立了‘实干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营造了一心一意干事业、全心全意勇担当、真心实意创共富的浓厚氛围。”汪蔚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