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 数字报纸


01版:头版

聚势扬势,夯实“做强”之基石

—— 一问如何推进“五链”融合打造工业强市2.0版

  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谢剑利

  越是面对考验与挑战,越要担当有为、奋楫前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大抓工业的氛围已日渐浓厚,如何进一步聚势、扬势?“五链”融合是我们的答案。

  何为“五链”融合?精准打造产业链、全面完善创新链、聚力建强人才链、深耕厚植资本链、优化提升服务链。11月24日,市委书记高屹专题调研推进“五链”融合深化工业强市工作时强调,“五链”融合是做大做强产业链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产业链为龙头,以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为支撑,以服务链为保障,迭代打造工业强市2.0版本,全力锻造衢州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界与坊间有一种声音,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是经济主体的事,政府重点在于营造环境,包括营商环境、资源成本、法治公平、舆论导向等。那为何我市要在当下即着手布局“五链”融合?

  围绕工业强市2.0版,市经信局作为牵头起草部门,7月24日拟定《推进“五链”融合深化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此后,几经完善,市主要领导密集调研走访,“五链”融合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宏观层面来说,今年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估有重大变化,世界银行新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简称BEE),从原来的营商环境评估转向宜商环境评估,评估角度和广度更加全面,既持续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府监督质量和效率,也关注政府公共服务和数字化建设,尤其注重企业的实际感受度。市营商办负责人介绍,具体表现在三个转变:从营商环境向宜商环境转变,从注重事前审批服务向产业育引转变,从便利化改革向制度性重塑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市提出“五链”融合深化工业强市,可谓正当其时。

  市科技局负责人认为,从创新链来看,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链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推进“五链”融合,有利于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创新生态,更好地聚焦产业生态协同协作、相互成就,推动关联功能区串点成链、聚链成圈,聚合发展新优势,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助力打造工业强市2.0版。

  从我市实践来看,“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自2021年8月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工业产业总量壮大、质量提升。今年1月至10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排名从一季度的全省末位逐月回升至全省第三。所有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4%,排名保持全省第二,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4%,连续7个月保持全省第一。特别是10月当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6.1%,位列全省第二,实现月度最快增长。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