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会商联动 解民生所盼
双桥乡农民获得满满幸福感
本报讯 (报道组 刘威 通讯员 方超 姜竣) “没想到,这次不仅把防洪坝修好,连村里的通村路和停车位也解决了,大家不用再为车难开、车难停而发愁了。”2月3日,衢江区双桥乡山峰村沙潭自然村村民吴炎标欣喜地相告,去年底,山峰村铜山溪沙潭段防洪坝修建工程完成了路面沥青铺设,并在今年1月初进行了护栏喷漆和停车位划线等工作,从而大大满足了村民们出行、停车的需要。
山峰村沙潭自然村背靠大山、面向铜山溪,是衢北汛期排水的主干道,往年汛期水量峰值时甚至会出现水漫村民家中的情况,存有安全隐患。
而说起防洪坝修建工程,还要从去年8月12日说起,当天中午,网格员傅某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沙潭老旧坝体出现了少量下塌的情况,当时各个村干部都在各自片内排查,不能及时赶到现场。于是,网格员立即发起“掌上指挥”,拍摄并上传了现场照片和视频。不到十分钟,区水利局和山峰村组团成员便在线上“接单”,系统自动生成线上专班,一场“云上协同作战”迅速展开。
一方面,区水利局迅速开展现场确认,并抓紧进行设计规划;另一方面,村两委干部抓紧开展农户土地政策处理和线杆迁移,经各方推动,沙潭段防洪坝顺利列入到水利项目,并于去年9月开工建设。
眼下防洪坝已完成修整,路面也变宽了。过去缺资金、缺项目的沙潭村借防洪坝建设的契机,一并解决了村内无通村路、无停车位、无游步道的问题。
笔者打开双桥乡的“掌上指挥”事件清单,只见上面记录着一件件已办结的事件:高田安置小区进出口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河口村临河道路未设置栏杆……一桩桩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经网格员在“掌上指挥”反馈后,区、乡、村、格多路并进,各部门实时联动、在线指挥、协同处理,实现人、事、权、责清单“智能匹配”,通过平台跟踪、数据留痕形成“进度上报、总结复盘、双向评价”的基层智治工作闭环。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落实快、效率高,让双桥农民获得最大程度的归属感和幸福感。